北京,1992年冬天。那是一个寒冷、沉闷的冬日,从我办公室的窗口往外望去,这座城市看上去灰蒙蒙的,并且扁平。没有人能够预见到,未来几年,巨大的建筑工地将向四面八方铺展开来,吞噬所有的低层空间。老旧的工厂和过时的仓库很快会变成摩天大楼,那里有最精致的办公室和商场。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挑起对华贸易战,未来其付出代价之高昂、造成破坏性之巨大,将超出哪怕是最为悲观的预测。贸易战对美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几乎肯定是完全负面的,也就是说,贸易战毁掉的就业岗位绝对要比贸易战创造的多。
秉承开放和自由化原则,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是通往双赢的唯一途径。
上周五,中国总理李克强对保加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CEEC)第七次领导人会晤。在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若干合作文件。保加利亚总理博伊科·鲍里索夫对中国的倡议表示欢迎,希望进一步与中国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合作,并巩固“16+1”框架内的互利合作。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试点项目,中巴经济走廊(CPEC)对巴基斯坦及其周边地区而言,无疑是一个双赢的提案。可是,中巴经济走廊自立项以来便面临来自某些国家的批评和非议,这些国家因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崛起而感到威胁。由于对未来项目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潜力的评估,负面评价将使得外界很难认识到中巴经济走廊的全部潜力。
我永远无法忘记1987年10月的那一天,我坐在香港的办公室里翻阅《中国日报》,报纸头版上的黑白字母道出了改革的春风。当时,中共十三大正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宣布,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这个词,将国家发展目标从开放计划经济转变为发展市场经济。
每年七八月份的暑假是学生们翘首以盼的放松时光,但讽刺的是,因为担心孩子们在假期中沉迷于电子游戏,这段孩子眼中的happy hour对父母来说却是令人忧心忡忡的两个月。学生们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不仅危害自身健康,也危及生活质量。
贸易战似乎越来越无可避免。在美国宣布于今年3月提高钢铁和铝的进口关税之后,有人寄希望于通过谈判来加以阻止。不过坏消息是,这种希望最终落空。而美国的这一行为激起了各经济体的报复。一场全面的贸易战似乎一触即发。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CPEC)是一带一路倡议(BRI)的旗舰项目。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发电和基础设施发展。大部分项目已经完成。一些正处于完成的先期阶段,另一些正在进行中。第一阶段的成果是可见的,巴基斯坦人民也欢迎他们。
上世纪80年代,我是一名香港律师,每周都需要前往位于北京饭店旧址的北京办事处汇报工作。那些日子,穿过北京饭店的大堂或咖啡厅时,碰到的每一个人我几乎都认识,因为当时在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人圈子实在是太小了。中国的法律体系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足以应对发生的变化。因此,为了跟上不断变化的大环境,经常会有一些新规出台。而一名外籍“中国贸易律师”的真正工作其实是帮助西方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紧跟形势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明确的证据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较少关注经济问题而更着眼于如何肆意行使政治权力。这对我们这些实践经济学的艺术与科学之美的人来说显然是个极为恼火的事实。但到目前为止有一个判断是不言而喻的:特朗普及其团队几乎一直在玩弄传统经济学的每一项原则。
贸易摩擦使得中美关系趋于紧张。不过,两国关系总体上仍在正轨上运行且富有建设性。但世界正在发生变化,而美国是否有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令人生疑。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976年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作出如是描述:“中国一向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勤勉、最繁荣且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6月18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对额外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不仅会加剧中美贸易摩擦,还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新的间接伤害。
上世纪80年代,我乘坐夜间航班从北京飞往香港,飞行途中看向窗外只见整条海岸线一片漆黑。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大陆各大城市的公共照明在晚上7点就关闭了。